鏜床液壓系統(tǒng)故障的診斷和排除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。
一、外觀檢查
檢查液壓油:查看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圍內,油液是否變質、乳化或有雜質。如果油位過低,可能是有泄漏現象,需要添加液壓油并查找泄漏點;若油液變質、乳化,應及時更換液壓油。
檢查油管和接頭:觀察油管是否有破損、老化、鼓包等情況,管接頭是否松動。如有油管破損需及時更換,管接頭松動則要擰緊。
檢查液壓缸:查看液壓缸表面有無劃痕、磨損,活塞桿是否有拉傷,密封處是否有油液泄漏。輕微的劃痕和磨損可以進行修復,嚴重的則需更換液壓缸組件;密封處泄漏需更換密封件。
壓力測試
整體壓力測試:使用壓力表連接到系統(tǒng)的主油路或關鍵部位,啟動液壓系統(tǒng),觀察壓力表讀數是否達到規(guī)定的工作壓力。若壓力過低,可能是液壓泵故障、溢流閥故障或系統(tǒng)有泄漏;壓力過高則可能是溢流閥調整不當或堵塞。
局部壓力測試:對各個分支油路或特定液壓元件進行壓力測試,以確定故障所在的具體部位。例如,測試液壓缸進油口的壓力,判斷是否能正常建立壓力,若壓力異常,可進一步檢查相關的控制閥和油管。
二、流量測試
使用流量測試儀:在系統(tǒng)中安裝流量測試儀,測量液壓油的流量。如果流量不足,可能是液壓泵磨損、吸油不暢或節(jié)流閥等流量控制元件故障;流量過大則可能是流量控制元件失效。
對比正常流量:參考鏜床液壓系統(tǒng)的技術手冊或以往的正常工作數據,對比實際測量的流量值,判斷系統(tǒng)流量是否正常。若流量偏差較大,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排查和修復。
三、動作測試
手動操作:通過手動操作換向閥等控制元件,觀察各個執(zhí)行元件(如液壓缸、液壓馬達)的動作情況。檢查其是否能正常啟動、停止、換向以及速度是否平穩(wěn)。若某個執(zhí)行元件動作異常,如無法動作或動作緩慢、卡頓,可重點檢查與之相關的液壓元件和控制線路。
自動循環(huán)測試:讓鏜床進行自動循環(huán)加工操作,觀察整個工作過程中液壓系統(tǒng)的運行情況。注意是否有異常的聲音、振動或動作不協調等問題。例如,在自動換刀過程中,觀察液壓驅動的刀具交換裝置是否能準確、快速地完成動作,如有問題,可檢查相應的液壓回路和控制程序。
四、邏輯分析法
分析故障現象與原理:根據鏜床液壓系統(tǒng)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現象,分析可能導致故障的原因。例如,若工作臺不能縱向進給,而橫向進給正常,可初步判斷故障可能出在縱向進給的液壓回路中,如該回路的液壓缸、換向閥、節(jié)流閥等元件出現問題。
逐步排查: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,對可能的故障原因進行逐一排查。先檢查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,如油管接頭是否松動、濾清器是否堵塞等,然后再深入檢查液壓元件的內部故障,如液壓泵的磨損、閥芯的卡滯等。
通過以上方法的綜合運用,一般可以較為準確地診斷出鏜床液壓系統(tǒng)的故障原因,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排除,使液壓系統(tǒng)恢復正常工作。如果遇到復雜的故障,可能需要借助專業(yè)的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的經驗來進行診斷和修復。